民盟厦门市委机关举行“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

叶必勇


  10月11日,民盟市委机关举行“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座谈会是配合盟省委今年重点课题“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的调研召开的。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两位工勤人员)参加座谈。民盟省委副主委刘以籁,民盟福州市委副主委程荣成,民盟三明市委顾问何景铨等课题组成员与机关同志一起研讨。


  座谈中,同志们以对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责任感,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畅谈近年来盟组织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建议,其中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志们更是各抒已见,良策颇多。归纳如下:


  1、民盟中央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民盟基层组织建设暨表彰大会,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作为盟地方组织,要抓住贯彻《意见》精神的契机,集中精力,采取措施将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推向新的水平。当前要抓紧“传达《意见》精神”、“摸清基层现状”和“制定实施意见”等五项任务,扎实有效地促进工作,为2006年的民盟市委换届夯实基础。


  2、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地评价民盟基层组织发展。既要看到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又要重视民盟发展壮大的同时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参政党由于组织形式等原因,造成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又要增强信心,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紧抓不放。


  3、盟市委与基层组织的联系必须以制度来保障,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互动。三个建议:一是盟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联系基层并每年参与基层活动一次,市委常委也应分工,并赋予相应的联系规定;二是每季度召开基层组织联席会,用以总结、布置、交流、研究基层建设问题;三是总支委员会必须由机关中层以上的领导担任联络,这样才能做好与区委和部门党委的协调。


  4、建立维护盟员正当权益的工作机制。当盟员向盟市委提出维权的要求时,往往因人手、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而不能满足盟员的要求。建议盟市委要有这项工作机制,包括归属分管的部门、工作职责、要求等。及时力所能及地为盟员排忧解难、维护盟员的正当权益,以增强盟的凝聚力。


  5、基层组织的干部是盟的骨干力量,他们长期以来从事盟务只有奉献,从无索取,我们应该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比如扩大基层干部的培训范围,基层组织支委以上的干部任届期间都要有一次短期培训的机会,重大节日(春节)除慰问70岁以上老同志外,也慰问在工作一线上的基层干部,这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肯定。


  6、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适应新世纪、新任务要求的必然。要有计划地让干部参加脱产学习、参与外地的考察交流,特别是一般干部机会不多。当前统战部重视民主党派机关中层干部的培训提高,而一般干部尚未纳入视野。


  7、基层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解决,以至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比如空挂盟员现象,因出国定居、外迁或其它原因长期以来与盟脱离联系的,如多年来基层组织照旧通知邀请参加组织生活,而置之不理,也不和组织联系的盟员,盟市委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空挂盟员的经费应由市委统筹使用,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经教育不改正的盟员应劝其退盟,关键是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稳妥地做好工作。


  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课题组指导刘以籁总结发言说,从座谈会上反映了厦门机关同志们善于思索、勤于思考的研究风气。盟的自身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同志们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希望同志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民盟基层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新鲜经验。

  • 民盟厦门市委机关举行“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已关闭评论
  • 1,904
    A+
    2006年05月29日
所属分类:参政议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