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球· 一、要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更多的舞台 1.现有文件中已规定各级政府领导的党外人士岗位不能空缺,要认真落实。而且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适当增加党外职数,必要时可突出副职,并设立若干党外人士正职岗位。 2.参政岗位的民主党派成员不要终身制,建议一至二届,以利于保持互相监督的本色和防止民主党派腐败。 3.政府中党外岗位候选人的选派应有新机制。政治合格、业务胜任由组织上考核,然后采用自由竞选,这样可克服选派中的腐败,使新人辈出,通过竞选前准备,可使入选者一上岗就进入角色,可节省上岗位时适应期的时间与资金的浪费。 4.增加各级人大中民主党派成员的比例,加大民主党派人士参政的力度。 5.完善与拓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涵,在政治制度上规范化、程序化。 二、“双月座谈会”由政治型向业务型转化 近年来各地各级“双月座谈会”的主题大都围绕本区域的小康社会建设展开座谈,而要求民主党派参加的人选还是民主党派的主委或副主委。会议的议题已由政治转向经济建设,而参加人员仍然以政治为标准,这样不利于提高会议的实效,因为主委或副主委限于本人的专业,对该次座谈会所要探讨的专业问题不一定对口。建议“双月座谈会”可由民主党派负责人携本党派对口该座谈会议题的专家参加,这样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优势,提高会议效率。 三、高校和规模大的研究院所或企业也应该建立联席会、通报会、调研会的制度 联席会几个月开一次,议什么事,什么算大事而需要及时开通报会等都需把它规范化和制度化。 给民主党派专题调研任务,利用民主党派智力优势、活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氛围,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智力开发活动,有利于单位与社会发展。这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举措。上述思考,意在完善。只有对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有助于制度自身的巩固和人们对它的坚持,才能使政党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