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产业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由于知识产权协议条款的约束,我国、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科技中介机构专业化、网络化服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厦门作为一个土地匮乏、腹地狭小、人口不多的城市,要想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综合竞争力,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和要素资源环境竞争力,其关键和难点恰恰在于包括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市场等主要的要素资源环境能否得到大力改善。而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影响厦门经济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市场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分析、传递和转化,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占企业总数80%的中小企业。目前,厦门市为科技发展服务的科技中介总量不足和水平较为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争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领先优势的薄弱环节,必须充分认识我市科技中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提出加快我市科技中介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特色,建设对接海峡两岸的科技资源及其市场。 与台湾省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厦门市的一大优势和特色。要抓住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民间频繁往来的特点,在对台科技中介合作与交流上大胆突破。 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台科技中介服务合作机制。 如:厦门火炬高新区与台湾新竹工业区建立密切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两岸院校和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和交流机制,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和委托研究开发;建立厦台互设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机制;扩大两岸技术创新成果交流,促进漳州、龙岩、三明、泉州等区域乃至内陆省份与台湾的制造业、加工业、养殖业的合作,使厦门的科技中介形成为对接海峡两岸科技资源的市场。 2、建立厦门市“两岸科技信息服务台”,开展两岸科技中介服务。在此基础上联合省内外及台湾地区的科研院校建立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技术支撑联盟组织,为两岸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程的技术援助。 3、在厦门市和台北市(或金门)互设科技中介服务中心,服务于两岸技术的区域转移。 4、成立海峡两岸科技对接联谊会,每季度或半年在厦门与台湾各召开一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洽谈会及相关信息发布会,进行速配。 5、两岸科技对接活动均通过厦门与金门小三通方式作为交通渠道,以吸引大陆参与者的关注和巩固“桥头堡”的地理优势。 二、深化改革,转变机制,提高科技中介的服务能力 1、组织和引导专业技术力量拓展科技中介服务或转制为科技中介机构。 (1)紧密结合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一批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中介机构。 (2)组织有条件的科研院所立足于自身技术条件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3)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科研与金融单位兴办科技型中介机构或开展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或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 (4)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引导政府部门所属政策调研、软科学研究的事业单位转变运行机制,在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和评估活动。 (5)继续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努力拓展与提高科技中介的服务领域和服务质量,开展专业性科技中介服务。 针对电子、机械、化工这三大支柱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飞机维修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系统化、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3、加快技术转移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建议厦门市利用拥有的立法权率先在此方面进行摸索,制定技术、产权经纪人从业资格、认定标准等规范性条例和文件。 4、建议在岛内的适当地区,用政策促成“科技中介一条街”的形成;也可把原有科技中介孵化园建成厦门市科技中介大楼,促成科技市场的形成。 5、建立科技中介与“产、学、研”之间的协作机制与网络 搭建平台促进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及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其他中介机构的合作,为科技中介机构开展业务提供知识、人才、基地等支撑和配套服务。 6、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委托科技中介行业承担部分职能。 政府退出具体的微观科技管理领域,属于科技中介的任务和功能,由中介机构来承担,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落实等,要积极委托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实施。 三、制定法规,出台政策,扶持、规范科技中介行业的发展。 制定法规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明确其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紧制定《厦门市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若干意见》,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2、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扶持、激励和规范性政策和奖励办法。如在科技进步奖项里增设“科技中介”的奖项,奖励项目效益突出的科技中介者。 3、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扶持科技中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明确规定向风险投资的中介企业提供无偿补助。 4、针对我市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担保难的突出问题,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文件,尽快牵头成立并加快发展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带动民间资本向风险投资业发展。 5、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与国际科技中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厦门是外向型城市,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常性的贸易往来,世界500强有31家在厦落户,70多家全球跨国公司落户厦门,这些都为厦门开展国际科技中介合作提供了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和引导我市科技中介机构根据当代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转移内部化”和发达国家战略联盟间转移的特点,通过与国际组织、当地政府主管机构、国外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组织并引导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高校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机构,以联合开发、二次开发、技术解决方案本土化等形式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间建立技术联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引导我市科技中介机构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的成功经验,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管理及专业化运作模式,支持跨国公司、海外留学人员在厦设立和创办科技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走出国门,开拓国际业务。 3、与此同时,应利用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势头,积极组织国内外及海峡两岸的科技会展、科技洽谈、科技对接、科技人才与风险资金的流动、高校与科研所的成果及企业难题招标的贸洽会,促进区域间技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