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媚 陈红英 教育部日前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些年来,教育乱收费问题一直屡禁不止。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特别是一些义务教育重点学校“择校费”着实令广大家长感到十分头疼。 说实话,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恐怕并不需要设置动辄长达几年的“缓冲期”,而是应立即行动,重拳出击,科学治理。 首先治理教育部门不作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摆正自身位置,认真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拿出严格治理的决心和行动,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其次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温家宝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就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这不仅是人心所向,而且,这对于广大的孩子们本身来说,就是很好地接受社会教育的一次契机。 再次接受并鼓励家长举报,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择校,努力营造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最后制定严厉的惩处问责措施,避免对相关学校的包庇纵容,学校肆意突破收费红线的现象就可大大减少。 综上所述,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事关社会和谐,事关公平正义,希望有关部门不要一等再等,面对问题当应以时不待我的劲头果断进行治理。
(作者系大同中学支部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