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伟大灵魂

 

                          林志远

啊!拍项南,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这是自2008年以来,摄制组所到之处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闽西长汀河田,紧挨着闽王庙有座项南纪念祠,里面有一尊比真人要大的项南雕像——金脸光头,穿淡蓝色西装,看上去有点土。当地老百姓说:“这是我们自己筹资塑起来的。我们要让子孙后代像纪念王审知一样去纪念项南。项南生前六进河田,带我们治理水土流失,把“火焰山”变成花果园。”

武夷山管理局建设科科长陈建霖,自号武夷山看山狗的“狗官”,他视项南如父。项南逝世后,陈建霖在家里案桌上摆了一个相框,框里并排着项南和他父亲两张照片。1997年11月12日,朋友电话告诉他:“项南昨晚走了”,他嚎啕大哭。不解的司机赶紧停车,他下车走到路边,朝北一跪,还是哭,半个小时不起来,回到家立起祭台。为了保护武夷山,谁砍树,“狗官”就“咬”谁。他立“毁林碑”,把盗毁树林者的名字一一刻在上面。在报纸上发文章,捅出一个个毁林事件,可是与此有利害关系的当权者则千方百计想把这“刺头”调离武夷山。项南力挺“狗官”,说“这条路你要走下去,没有树就没有水,武夷山就完了。你这是做好事,不怕。我从年青到现在,什么折腾都经历过,你记住,像释迦摩尼那种信念一直走下去。”项南把家里、办公室的电话都给了狗官,说“你有什么困难就找我。”

政声人去后,没有海外关系的项南,在华侨、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离开人间愈久,老百姓思他念他的情愈切,回忆他的文字层出不穷。

项南思想解放,主政福建五年,平反冤假错案,推行包产到户。他把乌纱帽拿在手里,闯雷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挡住“殖民地性质”的黄牌,支持中外合资办福日电视机厂,扩大厦门特区,把国外银行请进来,发展乡镇企业,松“绑”放权;大念“山海经”,以智取胜,打“台”“侨”牌,甚至筹建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短短五年,福建的经济增长率全国第21位上升到第3位。老百姓说,“可惜啊,要是再给项南五年,福建就不是今天的形势”。

项南俯首百姓,晚年拖着心脏病,跋涉十几个省的贫困山区扶贫,朋友劝他,“何苦呢?”他说“这是还债”。他劝前来拜访的老乡、获国际发明奖的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你即便是亿万富翁也算不了什么,若能将菌草技术让老百姓脱贫,这才是你真正的生命价值。”他严格自律近乎“洁癖”。赴任、离任均拒绝省委一班人到火车站迎接送行,在任期间他没给家乡批过一分钱,没给自已和儿孙谋过一份私利,清廉如水,疾恶如仇。1997年9月13日,他列席中共“十五大”指出:“反腐败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不能只反下不反上……二是改头换面搞特权,自已不出面,叫儿子亲属炒股票,做房地产生意,他们利用父母的特权,一夜之间可以获得多少千万,多少亿的暴利”。最后他引用杜牧的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3天后他走了。

人的品性是自然造化和后天文化塑就的。生于闽西客家的项南,血液里有“硬颈”基因。他从小就接受马列主义,父亲是闽西最早的共产党员,母亲曾为革命坐过牢,叔叔在白色恐怖中壮烈牺牲,如习仲勋赞誉,这个家庭“满门忠烈”。12岁那年他加入儿童团,青年时期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任安徽团省委书记直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反右”和“文革”两次跌入低谷,对人生、对理想有更深刻的感悟。改革开放前率农机代表团访问欧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路径有自已的见地。

项南祖上屡出清官,在老家项氏宗祠里,有一对保留数百年的对联:“清白世传作吏还从冰上立,廉明性秉讼人都在镜中行。”据梁茂淦秘书回忆,“项南记忆力惊人,跟他下乡在中巴车上,项南常常邀他一起背诵《古文观止》名篇”。项南最喜欢送给朋友的条幅是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既不肯当太平官,又能自觉限制手中掌握的权力,不谋私利的项南,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他处世立身的两块“沉舱石”。刘再复说他“是共产党内具有党性又有佛性的稀有生命”。詹石窗说“项南为政界树立了老子《道德经》所说的‘爱民治国’的为官典范。”

本来就没有上帝的制约,“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文革”又把传统文化砸个稀巴烂,而今,共产主义信仰成了一些人挂在嘴上的美丽词汇。权力又没有关在笼子里,失去精神依托的国民,比古猿人来得可怕——财富至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于是,出现中国当下的各种“乱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改革开放以后最大失误教育”,“政治体制改革是决定所有改革成败关键”,邓小平这两个观点极为重要。有改革开放30年物质和经验的积累,要实现“中国梦”,当务之急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将中国曾有过的精神生活凝聚成属于中国自身的人文精神,呼唤无数个改革创新,立党为公的项南,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从众多采访、阅读中摘录、整理了87个项南小故事,文字不过二万七千余字,读之,却可以让你走近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人格力量的伟大灵魂。

在“乱象”的酷夏,有必要吹吹项公清风。

作者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文化委员会委员,首届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十二集纪录片《项南》总策划、总撰稿、总导演。本文是作者为该纪录片所做的序言。)

 

  • 走近伟大灵魂已关闭评论
  • 3,177
    A+
    2014年10月21日
所属分类:文苑百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