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极 印 象

 

七月,我从厦门乘机到北京,再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再到挪威的奥斯陆,再经停TROMSO(不知中文叫什么),最后到达LONGYEARBYEN(朗伊尔城)——北极首府,一个号称地球最北的城市。

从酷热难忍的厦门至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带,前后30个小时,真是“冰火两重天”。

一百多年前,一个叫朗伊尔的美国人从挪威人手里买下了岛上的一个煤矿,两年后,建了第一座房子,这个煤矿管理人员就用他们老板的名字,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朗伊尔城”。朗伊尔城地处北极圈极北位置,现只有一千多人,在漫长的冬季,也只有少数人留守岛上。其中央大学是地球上最北端的高等教育院所,其核心研究是自然科学。眼下是夏季,温度在摄氏度上下,没有黑夜,地上有绿色的野草在顽强生长,北极棉在寒风中摇曳。一幢幢小木屋在冰山下炫耀着五颜六色的身姿。

朗伊尔城位于斯瓦巴尔群岛的中西部,而斯瓦巴尔群岛被视为欧洲最后一片纯净的原始山区,有动植物、峡湾、冰山和冰原。我和100多名游人从朗伊尔城登上一艘叫“维洛号”的北极游轮,在斯瓦巴尔群岛西部海面上,慢慢的游荡了七天,并每天换乘橡皮艇登上小岛作短时的行走,还到了中国在北极的科考地“黄河站”。于是,我的脚印留在了陌生的北极圈内陆地上,算是有了一次难得的北极之行。

硕大的北极熊、油滑的海豹、漂亮的海鹦、灵动的驯鹿、憨厚的海象......北极这些特有的标志性动物没让人失望,多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它们的身影出现有时很遥远和短暂,但在这严酷、寒冷和单调的天地中,显得极其珍贵,让人心生爱怜。动物正冷眼看着我们这一群不速之客,我感觉是人类侵入了它们的领地,我们真正成了“动物”,被北极的“主人”注视着。突然想起一位探险家说的话:人类离开了现代装备,比动物更脆弱。我们屠杀和尝食濒危珍稀动物,难道不觉得羞愧吗?看着每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在冷得发抖,而远处的动物正“赤身裸体”傲立冰天雪地,我觉得探险家的话实在是至理名言。

游人中有不少地质学家和地理老师,正给学生讲解这里的地理构造、岩层分布和动植物名称,我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一边不忘极目远眺,欣赏那广阔的北极苔原,绵延不尽的积雪覆盖的雪山,深入海洋的雄伟冰川,巨大的冰块崩裂落入峡湾时发出的轰鸣声分不清旭日夕阳,看不尽云蒸霞蔚......

每天晚上,哦,好像没有晚上,我总是最后一人在甲板上与大海说“晚安”。七天中,我实际的睡眠时间可能总共不到10个小时。回到闷热的厦门,在空调房里,我昏昏沉沉了三天。

(作者系民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北 极 印 象已关闭评论
  • 1,869
    A+
    2014年10月21日
所属分类:文苑百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