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盟厦门市专职副主委、民盟全国先进工作者叶必勇
墙上只挂一幅嵌在玻璃镜框内的名家合作国画“四海一家春”,那仪态各异、争奇斗艳的松竹梅兰韵味无穷,占据一方的书橱里书刊整齐有序地排列,明净的办公桌旁是电脑、传真机,这庄重、清雅的办公室键入我脑际的第一个词是:美好。
再注视主人:身材中等、五官端正,炯炯有神的目光透着从容坚毅。有些灰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而他的嗓音使我联想起某歌唱家……
只有崇尚美好、追求美好才能塑造美好。
年近六旬、刚刚连任民盟厦门市专职副主委、现为厦门市人大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常委的叶必勇同志是个信奉“非全则宁无”的人,他认准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干好,他是个信念坚定、好勇好强者。由于他的执着、他的才干,他果然如愿以偿。
老叶原来是省、市重点小学厦门市民立小学的校长,多次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校长。1996年,老叶就任市民盟副主委,主持机关工作。五年来,市民盟完成罕见的“三级跳”:先后获得“市统战系统为两个精神文明服务先进集体”、“福建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两个文明服务先进单位”、“民盟全国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而他自己也被评为民盟省、全国先进工作者、福建省统战系统先进个人。
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1996年底,老叶出任民盟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当时,有人私下不无担心:一个小学校长,能胜任拥有八百多成员的民盟工作吗?但老叶坚信,只要依靠盟组织集体的力量和凝聚起广大盟员的热情,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这样,老叶勇敢承担起这一重任,立即全身心投入工作。他精明地抓住“牛鼻子”,果断地烧旺“三把火”:
第一把火他烧向自己。正象俗话说的那样:隔行如隔山。从学校到机关,工作特点与规律完全不同,老叶暗暗告诫自己,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于是他静下心挤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领导班子适时作出“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的决定,老叶一头扎进盟基层支部,上任后不到一年时间,老叶和领导班子成员几乎走遍所有的基层支部和总支,向老领导、机关的老干部、基层的骨干成员虚心求教、学习,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力求吃透两头。 工作中老叶经常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对于机关和市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老叶都身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模范执行。他要求机关工作环境整洁,自己办公室做到这点,还时常亲自打扫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
在小学任校长时,老叶就曾被称为“工作狂”,现在他又把这“狂劲”带进了机关。计划一经确定,老叶就狠抓不舍,不抓出个“果实”来决不罢休。前年是厦门民盟成立五十周年,盟市委决定编纂《厦门民盟五十周年》纪念册,并举行“民盟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等四项系列庆祝活动。时间紧,任务重,但老叶一咬牙:干,干好!他紧密依靠盟组织,深入发动,精心策划,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在他的带动下,机关干部都振作起来,以空前的热情积极参与,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纪念活动大获成功,在盟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老叶的勤奋务实、原则性加灵活性、开明又精明的作风以及非凡的亲和力为人称道,连续四年的年终考核下来,老叶都被评为优秀,众望所归,实为难得。
第二把火:他烧向机关的整顿与建设。上任伊始,新班子在研究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时,深刻总结了机关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在机关干部中进行统战工作重要意义的学习教育,要求机关的同志们要树立从事党派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具备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加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信心和业务水平。在沉痛悼念伟人邓小平逝世的日子里,老叶组织干部学习邓小平事迹和理论,他带头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要求全体同志也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另一方面,着力于机关建设目标管理的讨论制定。通过组织机关同志学习《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确定了民盟厦门市委会机关的创建目标——高效、文明、团结、务实。围绕这一目标,老叶带领大家投入到“勤、实、新、绩”的工作实践中去。
1997年,在这香港回归、举国欢腾的喜庆之年,老叶乘东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对民主党派的工作要求更高,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他根据民盟机关工作任务和特点,组织编写了《机关职位说明书》,与部门领导签定岗位责任状,然后再由部门长与各部门员签约,他本人以及各部室的工作职责全部上墙公示,以此为实施目标管理的基础。同时,老叶又结合《各民主党派厦门市委会议事规则》和《各民主党派厦门市委会专、兼职领导工作职责》两个文件的贯彻实施,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机关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共计51项,做到职责明确、有章可循,在加强工作计划、规范工作标准、理顺工作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1999年,响应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提出的关于开展“搞好交接,带好队伍,迈向新世纪”活动的意见,老叶积极进行宣传发动,制定有力措施,狠抓具体落实,在思想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机关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
办事有条不紊的老叶根据盟市委常委会、全委会每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与各中层干部制定机关各部室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民盟厦门市委会全年工作计划》,其要点具体实施于每周工作安排中。每周一上午,老叶首先主持机关部门长会议,总结过去一周的部门工作,部署本周工作安排,而后召开机关全体同志参加的机关办公会,机关同志须各自汇报交流过去一周的工作情况,然后,老叶博采众长对过去一周机关工作进行小结并全面布置本周部门及相关同志工作。这些都印成周工作计划表、周工作实施表,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和落实并总结。每年底的年终考核,老叶自己认真述职让大家提意见,同时要求每个人也这么做,机关的考核会开得十分严肃认真,有时开到晚上七、八点,开出了效率,评出了先进。这样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工作上的长计划、短安排,及时有效地检查总结工作,对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把火,老叶烧向新局面的创新开拓。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主要职能。上任以来,老叶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抓好这项工作。在他主持下,民盟厦门市委新成立了调研委员会,将盟内一大批热心此事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又将宣传部改为宣调部,以抓好调研、写好课题、作好提案为主。老叶亲自参加选题、立项、调研、撰写、修改、定稿和成果转化,形成了完整的一套 管理方法。近年来,市民盟被市政协评为优秀的提案有8个之多,1998年被评为市统战系统优秀信息工作单位,老叶被评为重视信息工作领导。1999年获统战系统调研工作组织奖。对基层的参政议政工作,老叶鼓励年轻有为的中层干部虚心学习、认真借鉴别人的经验,大胆创新,积极开展“议政周”活动,几年来经过不断总结提高,成了发挥民盟参政议政整体水平的有效办法,这一活动的有关报道和经验总结在《厦门日报》、《厦门政协》、《福建盟讯》、《福建统一战线》、《上海盟讯》等报刊发表,受到广泛好评,已在许多地方推广。此外,开展“创活力支部、做合格盟员”创优评先活动、举行基层组织生活公开观摩交流会、召开与对口单位的恳谈会、春节前与机关干部家属聚餐、编印《厦门民盟五十年》、举办“团结杯”、“民盟杯”乒乓球赛等富有创意的活动,老叶或首先倡议、或具体指导、或大力支持、或积极参加,都表现出领导者的眼光、气魄、热情和参与意识,他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机关组织参加市级拔河比赛、乒乓球赛,他都亲自作为领队,到现场鼓励运动员团结拼搏,为集体争光。他撰写的《努力开拓基层组织工作的新局面》一文被民盟中央《组织工作通讯》和《福建盟讯》刊载。
所有这些工作,如果没有机关干部和广大盟员的积极支持都只能是“空穴之风” ,具有多年行政经验的老叶深谙此理,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后,老叶更从新的高度上加深了这一思想认识。上任伊始,他不但遍访老领导老干部,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深入盟员家看望大家,有一次,他见一老盟员卧病在床,老伴已去世,子女工作忙照顾困难,立即掏钱相助;有一次,他得知一位盟员因与邻居纠纷发生危险,立即赶去他家中,以民盟市委领导、省、市政协委员身份进行调解,及时排除了这一盟员的危难;有一次,一位盟员不幸发生车祸,老叶闻讯后很快就赶到现场协助妥善处理事故。平时,他对盟员和机关干部中子女的入学、就业问题总是记挂在心,在百忙中尽心尽力相助,由于他人缘好、关系多,总能助人一臂之力,解人燃眉之急,有时虽由于难度大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但他那透实“硬直”的精神仍让人感怀不已;对有些较任性、个人爱好较强烈的干部,他在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的同时,适当给予时间和经费上的照顾,在他们需要外出比赛、演出时准予请假,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报销费用,这些干部能在全国性的合唱比赛中获奖、在市级的球赛中得名、他们的学生能在国际性和省级的球赛中摘金夺银、在电视和报纸上展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老叶作为领导功不可没;面对新世纪 新形势的更高要求,老叶激励机关干部不断“充电”,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目前机关干部中已有二位硕士、一位被录取为中央党校和中央社院联合举办的统战理论专业研究生班学员、一位被录取为厦大成人教育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员、连司机也参加厦大市场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并取得岗位大专学历。在老叶的人尽其才、知人善任、公正客观、以身作则榜样力量带动下,民盟机关干部乃至广大盟员积极主动做好各自工作,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勤奋务实、乐于奉献、争先创优、好学上进的良好氛围已在厦门民盟蔚成。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获全国、省、市先进应是当之无愧的。这里,老叶付出的辛劳难以尽数,他是名副其实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叶自然有他的微瑕。但只要真诚参与了、尽心尽力了,就没有遗憾。愿老叶如其美名,继续深怀必胜信念,勇往直前,打造一个新我,逼近完美!
(原载2002、4《福建统一战线》,2002、2《厦门民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