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民盟集美区公共支部一行17位盟员在主委蒋志晖带领下,前往本省大田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四史”学习参观教育活动。民盟厦门市委调研部部长詹永智、区基层委主委郑安安随同参加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确保师生安全,经请示校主陈嘉庚,集美学校的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职业学校辗转迁移至三明大田,弦歌不辍、坚持办学。因此,这里被誉为“第二集美学村”、战时的福建“西南联大”。
来到“第二集美学村”大田县玉田村,映入眼帘的是精心保持原貌的一片低矮的民房,在当地文史专家范立洋老先生的带领下,盟员们听取了“陈维风老师千里走单骑”“俞文农船长舍弃高薪回国效力”等一个个传诵至今的感人事迹,看到了大田中央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一幅幅历史资料,上了一堂穿越时空的“船舶避碰”课程,聆听了红军井饮水思源的故事,深刻认识到当年学村坚守所经历的磨难和考验,感受到抗战的艰辛和伟大。
来到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跳水台旧址,走在大田均溪河畔,可以看到一组再现当年航海学子练习高台跳水情景的雕像,生动而有气势。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是抗战期间全国唯一没有停办水产航海专业的学校,创造了“深山办航海教育”的奇迹。盟员们在跳台前纷纷合影,抗战期间职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学的精神再次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来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这里,支部组织大家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当天的参访经历,令盟员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民盟盟员,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服务大局中才能更好地参政议政、履职尽责。
11日,盟员们走访大田美人茶业孵化示范点和济阳乡济中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凤阳堡、大石画室等地,大家听着村书记如数家珍地介绍地乡村振兴和古居民建筑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看到一幅幅描绘“灵动济阳”的人文作品,从中看到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和未来,深切感受了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乡村带来的新面貌。
民盟集美公共支部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