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孝善养老社会服务中心的成长——记盟员邓秀麒一年来创办服务中心的事迹

 

 

1月8日下午3时整,在筼筜街道办事处七楼的多功能厅举行了2016年新春志愿者联谊会。一百名多名志愿者代表和嘉宾齐聚一堂,兴高采烈,共同欢庆他们一年来取得的辛劳成果。街道艺术团的老人们和志愿代表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大厅的四周摆放着社区老人们自己创作的各种书法作品和手工艺品。筼筜街道办雷主任、民盟市委组织部吴兰英调研员出席大会并讲话,他们热情充分肯定了孝善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充当了会议的颁奖嘉宾。八十多位志愿者代表上台领取了奖品。十几位协调赞助单位的代表也上台获得嘉奖。会议还得到多家媒体记者的关注,他们出席并采访了会议,及时发出了报导。

当天,会场上最高兴的当属民盟离退休支部盟员邓秀麒同志。一年前正是她在盟市委支持下创办了孝善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依靠筼筜街道办事党委的支持,她与街道签定了购买服务的协议,入驻湖滨四里老人服务中心,担任中心的主任,为周边六个社区的老人服务。她通过调研,根据老人的需求,利用有限的经费,在思明区的老人中心首创医养结合。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出一套在服务中心日间照料老人的办法。她为中心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心理辅导,开设保健讲座,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午间健康食堂等等。很快就吸引了很多老人到中心来参加活动,把中心办得热火朝天。她还特别对失能、高龄、久病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很快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心才开办一个多月,就得到民政部派来调研社区居家养老的中山大学教授的肯定。去年3月份盟市委和离退休支部的同志也专门到四里中心参观调研,大家都充分肯定了她的这种居家与社区养老的模式。

随后,筼筜街道决定进一步与孝善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在莲岳社区投资建了规模更大的乐龄服务中心,并且在5月份开业运营。与此同时,莲前街道办的青少年教育中心、中华街道办的首家残病照料中心等社区的服务中心也纷纷来与孝善洽谈合作事宜。邓秀麒同志更加忙碌起来,她全身心地投入服务工作,日夜不停地奔忙,以至于父亲病危,也来不及赶回老家见上最后一面。她知道要进一步办好服务中心,首先要有一支过硬、可靠的队伍。于是一年来她不断联系、招募各阶层的志愿者,陆续招募了一百六十多名。他们当中有医生、律师、高校教师、大中小学学生、企业的职工、社区的居民,甚至还有一些本身就是中心服务对象的老人。她精心制订了志愿者服务的工作计划,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她为志愿者们开办讲座,甚至于手把手地教导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使志愿者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有了人才和制度的保障,服务中心才能正常顺利地运转。

她在中心的工作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养老中心的活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孝善中心与学校挂钩,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或平时节假日到中心来为老人服务。开展“小能手助教爷爷奶奶学电脑”;与老人一齐“巧手慧心”、学编塑料珠的手工艺品;举办“情聚乐龄,其乐融融”和“享寿四里,长幼共融”的“长者生日会”等活动。她还组织志愿者每月一次为长者义剪;组织志愿者节假日开展义卖、法律咨询、修理家电等献爱心活动。一年来这种活动开展了十八场次,宏扬了孝善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她还善于利用社会力量扩大中心的服务范围,她充分利用乐龄服务中心的设施,组织开展“月行一善”的活动。她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得到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单位的响应。一年来通过努力,孝善中心共募集了多个单位捐赠的各种物质,约值一万二千多元。她组织这些单位的志愿者直接发放到社区的45户“三无”、低保的老人家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这些活动,社区的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而青少年志愿者们则在活动中接受了锻炼,不断地成长。

一年来,邓秀麒和她的孝善服务中心,在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她的服务中心突出了医养结合的特色,取得较好的成效。仅在四里的服务中心就进行了会员登记276人,建立健康档案116份,先后组织志愿者送医上门服务共98人次,与服务对象不定期电话问安约510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接受服务的爱益人数约有3000多人次。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孝善服务中心更加发展壮大,工作日益走上轨道。邓秀麒主任和她的团队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创新,力争把社区服务与居家养老这件事办得更好。我们期盼孝善服务中心不断成长。

 

                               离退休支部:王荣铨

  • 喜看孝善养老社会服务中心的成长——记盟员邓秀麒一年来创办服务中心的事迹已关闭评论
  • 3,310
    A+
    2016年01月29日
所属分类:盟员风采  社会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