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郑瑞勇:退而不休造福乡梓!

人物名片:郑瑞勇,男,汉族,文化程度本科,1956年出生于厦门市,籍贯金门县,现居厦门田墘社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民盟盟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厦门分院副院长,希元书院和郑瑞勇美术馆负责人。


退休前,郑瑞勇是厦门市海关海关总署《金钥匙》美术编辑、厦门海关一级关务督察。作品《双连杯》、《日月潭传说》获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二等奖和佳作奖。《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参加全国画展和提名展并屡屡获奖,作品被刊登在国家级的重要画册和刊物。

自费兴办社区书院,反哺家乡父老

2016年3月郑瑞勇退休回到故乡厦门翔安区大嶝岛田墘社区居住。本该颐养天年的他看到村里许多年轻人平日里酗酒赌博、不求上进,深感痛惜,深深感受到社区文化建设对年轻人尤其是孩童成长的重要性,于是他利用自家老宅,自费创办了厦门第一家由个人出资兴办的社区书院——希元书院,自费掏钱购买了几万册的图书,供社区村民和学生阅读。希元书院内设文化讲堂、图书阅览室、书画展览厅、美术创作室以及文化艺术沙龙等,全天候对外开放。晚上,居民可以在这里安静地读书。“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居民的读书习惯”是郑瑞勇创办希元书院的初心。

利用个人人脉资源,邀请名人大咖来社区书院讲学

为了保证希元书院的文化味,开办四年多来,郑瑞勇通过个人积攒的人脉资源,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张抗抗、高洪波、著名作家梁晓声、汪兆骞、周大新、叶庭芳,甚至海峡对岸台湾知名励志艺人阿吉仔等,举办名家讲堂、社区读书会、艺术沙龙等系列活动,以此吸引村里喜爱文学艺术的年轻人、孩子来希元书院听讲、互动、交流。通过四年来的不间断活动,希元书院不仅成为社区居民读书的好地方,还成为海内外文学名家的讲堂,成为社区书香萦绕的好去处。村民纷纷表示,在家门口能聆听到文学大家、文艺大咖、美术大师们的讲座,受益匪浅。

在瑞勇的持续努力下,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决定把大嶝田墘社区设为全国写生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的几位副主席和一些著名作家决定到大嶝田墘社区设立希元文学院,现在厦门翔安区政府已经立项将希元文学院设立作为政府督办工程。

社区书院的建设默默改变了当地的乡风民俗

在瑞勇的持续努力下,如今,田墘社区喜欢和重视阅读的村民日益增多,大家自发成立阅读班。2019年3月9日,田墘社区郑氏二房北头六柱“阅读班”成立仪式暨全民阅读研讨会在希元书院举行,这是由村民自发组建的“阅读班”和研讨会,厦门市朗诵学会会长彭鹭等四位朗诵艺术家还专程参加阅读班成立仪式,为村民的阅读班打CALL。

开展社区读书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村里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公益、无私奉献的村民。村民郑恩趁连续多年无私帮助管理社区书院;村民郑佳和、郑向腾分别购买5千元以上的图书赠送希元书院;村民郑瑞林夫妇捐赠希元书院一套红木长椅,供学生阅读使用;村民许彩缎、郑书希把希元书院当成自己的家,做好书院卫生保洁工作;还有嫁到邻村、在深圳打工的67岁老人郑旋英专程回大嶝捐款5千元给希元书院用于购买图书;厦门北方设计院退休老工程师朱泰儒每周都来一趟希元书院赠送他自己的藏书。

一个小小社区书院的建设,带动的却是田墘社区乃至整个大嶝街道文化氛围的提升,带动了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大嶝乡风民俗的转变。

挖掘名人文化,筹办希元文化节。

林希元(1418——1565),祖籍厦门翔安区,明朝理学明宦,官至南京大理寺丞,田墘郑氏家族长房的外甥。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一位忠君爱民的好官、能官、文学家、诗人、一代文宗大儒、庇荫桑梓的乡贤。挖掘和弘扬林希元精神,学习他为人、为官、为学的品格风骨、气质风范,不仅可以激励一代代后人,还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打造田墘特色旅游项目。

郑瑞勇认为,挖掘和传播家乡名人林希元的故事,有利于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增强田墘文化底蕴,打造大嶝特色文化,助推乡村文化建设,拉动田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他多方奔走,呼吁各界捐资筹办希元文化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截止目前,大嶝田墘社区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纪念林希元文化节”。不仅如此,他在策展筹备中,还注意充分发挥两岸文化交流的区位优势,举行大型文艺晚会、两岸文化论坛、特色小镇论坛,组织大嶝、金门、台湾的乡贤画家,在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创作闽南文化题材的作品,组织画展和名家笔会,邀请台湾著名歌星参加艺术节文艺晚会,五届文化节的参会嘉宾、活动规模、主办级别、观看群众不断增多,本届文化节演唱会参加人数甚至超过5000人,出现了万人空巷看晚会的盛况。

纪念林希元文化节不仅丰富了翔安大嶝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也弘扬了中华一代宗师、理学名宦林希元的丰功业绩,更有力推动了翔安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纪念林希元文化节已经成为大嶝田墘社区百姓的精神大餐和一个靓丽的文化品牌。

郑瑞勇说,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成为现代社区发展的新亮点。举办纪念林希元文化节就是希望通过特色鲜明文化活动,弘扬希元精神和希元文化,提升田墘社区的文化软实力,让新时代的清风正气浸润每一个家庭。今后,我要继续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大的热情、更大的努力,为传播希元文化、推动田墘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元书院也成为了翔安民盟的盟员之家

在希元书院成立不久,瑞勇就在希元书院的楼上建起了民盟厦门市翔安区基层委的盟员之家,将民盟的元素、书籍、印记引入到其中。翔安区基层委以及厦门市其他支部纷纷组织盟员前往田墘社区参观考察。由于场地开阔、素材完整、活动内容充实,希元书院也成为了厦门民盟的金牌盟员之家,许多外地盟组织前往厦门调研考察时,都不忘前往该处参观考察。

在瑞勇的牵线搭桥下,民盟厦门市委还与田墘社区签署了对口帮扶共建协议,不仅时常救济村里生活困难的群众,还送文化送戏曲给村民们带来欢乐,当得知村里夜晚因缺少市政路灯照明,发生了多起的恶性交通事故后,民盟厦门市委还通过专报件呼吁厦门市为村里建起路灯,避免恶性交通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

现在走进田墘社区,社区村民们常常自豪地指着一幢五层楼(希元书院)向外人介绍,这就是郑瑞勇的家,他是一位有名气的本土画家,他是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民盟是为村民造福的好组织。

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党工委委员曾文雄这样评价郑瑞勇,“一个人做一天公益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不求回报地做公益”。郑瑞勇就是这样一位热心公益,以文化反哺乡里、造福乡梓的民盟人。


评析:骏马自知前程远,无须扬鞭自奋蹄。郑瑞勇就是这样一个人,退休后完全可以凭借几幅画安度晚年的他,却义无反顾地返回故乡,像年轻人一样热忱满腔,初心不改,自觉奉献,热心公益,积极挖掘和传播名人文化,保护大嶝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红砖聚落,开展社区居民读书及文化讲堂等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希元文化节,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他将责任心、使命感自觉化作坚守的动力,让余热生辉、夕阳更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盟员、老画家的崇高风范。

 

  • 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郑瑞勇:退而不休造福乡梓!已关闭评论
  • 2,671
    A+
    2020年11月05日
所属分类:盟员风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