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至10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分别召开,来自厦门民盟的10位人大代表和16位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围绕我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务实建言资政,奋斗新征程,立功新时代,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进诤言,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良策。民盟厦门市委会主委谢素原院士,副主委黄敏沁、陈希梅、吴丽雪、李雪、林涛等出席大会。
民盟市委会主委谢素原院士与盟内参会代表、委员合影
盟内市政协委员合影
盟内市人大代表合影
盟内新一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光荣榜
市人大代表(10人)
齐晓玲(常委)、李 雪(常委)、钟庆达、李亚华、方 葳、连方红、林 琳、管勇武、张 娴、郭晓珍
市政协委员(16人)
谢素原(常委)、黄敏沁(常委、副秘书长)、陈希梅、吴丽雪(常委)、林 涛、杜 亮(常委)、王东红、徐得志、郑安安、杨筱娟、汤雅玲、黄素华、李秋沅、蔡丽斌、刘 春、曾文婷
“两会”期间,市委会7篇课题报告入选市政协大会发言,2篇入选市政协大会快报,2篇作为市委统战部建言献策专报市领导。市委会向大会共计提交27件集体提案(见附表),盟内市政协委员向大会共计提交《关于厦门市公办养老机构积分入住的建议》《关于职工自愿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厦门市惠民医疗保险的建议》等44件个人提案,盟内市人大代表向大会共计提交《关于尽快出台实施民办高校办学经费补助的建议》《关于积极鼓励名师出岛的建议》等18件建议案。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常委王东红代表市委会做《关于推进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大会口头发言
市政协民盟界别活动小组获中共厦门市委“2021年度厦门市政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钟庆达、林琳、黄慧玲等3位盟员获中共厦门市委“2021年度市人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陈希梅、詹永智、毛鑫等3位盟员获中共厦门市委“2021年度厦门市政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4件提案获2021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
《新形势下构建我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议》(执笔人 毛鑫)
《抢占海丝茶旅制高点,打造中国茶业品牌之都》(执笔人 傅丙生)
《以“吸引急需人才”为突破口,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执笔人 毛鑫)
《关于提升我市物业服务纠纷社会治理的若干建议》(执笔人 吴丽雪)
“两会”期间,民盟市委和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委会《关于推进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服务厦门高质量发展》等大会发言,以及《深化我市交邮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等党派提案和《进一步加强我市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建议》等界别提案得到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导报及厦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采访报道。盟内代表、委员及相关课题执笔人就各自建议、提案以及盟市委提案接受新闻媒体采访20余次。
会议期间,市委会机关调研部部长詹永智和组织部兰轶伦被抽调担任市政协大会简报组工作人员。
厦门民盟“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反响
陈希梅委员《建议在厦门设立“见义勇为日”》提案受到《厦门日报》要闻版以及《海峡导报》专题报道引发热烈响应。黄敏沁委员就该提案一起接受《海峡导报》采访。
市委会提交的《加强厦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建议》提案受到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广场专题报道。黄敏沁委员、李雪代表,以及提案执笔人吴伟琪共同接受采访
市委会提交的《深化我市交邮融合,助力岛外乡村振兴》提案受到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广场专题报道,郑安安委员接受采访。
林涛委员、陈希梅委员就如何推进厦门高质量发展接受《厦门日报》采访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委员提交的《关于建设鼓浪屿国际艺术岛的建议》提案受到《厦门晚报》的采访报道。
钟庆达、林琳、方葳代表、汤雅玲委员围绕会议主题发表意见建议。
管勇武代表就《关于积极鼓励名师出岛的建议》接受厦门电视台记者采访。
市委会提交的《进一步加强我市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建议》提案执笔人钟柯,受到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广场和TV透节目的专题采访报道。市委会提交的《校内外多元融合,助力课后延时服务全面提升》提案执笔人王炜,受到厦门电视台TV透专题采访报道。
(调研部)